日前,有几家俄媒引用消息人士的话,说俄罗斯唯一那艘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快要退出历史舞台了。消息还说,这艘航母的维修已经搁置,而且俄罗斯军方可能直接放弃它,打算把它拆了。这消息一传出,立刻引起了外界的热议。要知道,要是俄罗斯真的丢掉了这艘航母,那就变成五大国里唯一没航母的国家,也算是显示俄罗斯海军逐渐没落的一个信号。如果最后一艘航母都保不住,估摸着俄罗斯今后就基本没戏成为航母强国,只能算是世界上的二流、三流海军了。
这消息传出来,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维修时间拖得太久,花的钱还超出预期。从2017年开始,这艘航母就在摩尔曼斯克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内容涉及动力系统、雷达系统、指挥系统等的全面替换,还对舰体结构进行了维护。不过,到了现在,已经八年过去了,这艘航母的升级还没完,仍然泡在船厂里,维修工作也陷入停滞。据当初的计划,这次现代化升级本打算在四年内搞定,可谁知道,事情并没有按预期发展。
在维修期间,这事儿也挺戏剧性的。2018年的时候,一台重型起重机突然倒塌,砸在了甲板上,弄出了一个20平方米的大洞,旁边停靠的浮船坞也沉没了。到2019年,又在这艘航母上发生了火灾,导致两人丧生,14人受伤,损失金额高达五十亿卢布。2022年,当航母从船厂被移到码头时,曾再次发生火灾,幸好火势很快得到了控制。期间还传出官员贪污专项资金的消息。在维修的全过程中,这艘航母各种事故不断,光是这些损失就达到1500亿卢布,折射出俄罗斯造船工业在管理方面的严重问题。
经费方面也是超了不少,一开始俄罗斯预计现代化升级花费大概500亿卢布(那时大概是8.58亿美元左右),可是到后来,预算一路飙升,结合各种事故造成的亏损,最近估算要把这次升级彻底搞定,得花费1万亿卢布(折算成现在的大约116.4亿美元),几乎比原来预算多了20倍。对于一艘技术陈旧的航母来说,花这么多钱,明显就不太值了。比起美国的福特级航母,成本差不多也没差多少(大概是120亿美元左右)。
除了这些,俄乌冲突一爆发,“库兹涅佐夫”号上的全部官兵也都被调走到各个部队去参战了,实际上这艘航母已经变成了空壳子。再加上,冲突一直没停,俄国的资金紧张,根本没办法投入到这艘航母的维修当中,这也是导致“库兹涅佐夫”号维修迟迟不能推进的原因。
二是技术实力不行,自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造船行业一直在走下坡路,负责“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建设的供应商也早就散得支离破碎。再加上俄罗斯的军费预算有限,又要维持庞大的作战力量,根本没办法迅速凑齐所有维修和升级所需要的设备,导致工期一拖再拖。还有那些老旧的造船厂,根本不具备升级的条件,这艘航母能走到现在,实际上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是实在太老了,“库兹涅佐夫”号从1983年开始建造,1991年1月21日投入服役,苏联解体后划归俄罗斯,到现在总共也就过去了34年,基本接近航母的服役寿命极限。即便现在还能升级改造,投入使用后最多也就能再服役16年,到了50年的年龄。而航空母舰的正常服役周期大都在40到50年之间,也就是说,假如现在继续使用,也撑不过16年。再花上百亿去搞现代化升级,也是苦苦为俄罗斯海军撑脸面,实际意义远不如象征意义,得不偿失。倒不如早点退役,把那有限的军事开支用在建造更先进的舰只上,可能效果更好。
修了八年之后,俄罗斯也算是认清了自己的实力,同时从中我们也能看出来,就连唯一那艘航母都保不住,想再造一艘航母基本就是天方夜谭,俄罗斯目前已没有那份底气了。这艘航母一退役,就意味着俄罗斯要退出大国海军的行列了,从以前的远洋海军,逐步变成了以近海防守为主的海军,和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俄海军的发展轨迹也充分展现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道理。
不少网友对中国的辽宁舰也开始有些担忧,觉得“辽宁舰”和“库兹涅佐夫”号算是姐妹舰,辽宁舰的前身是瓦良格号,1985年12月6日开工,比“库兹涅佐夫”号晚了两年。而现在“库兹涅佐夫”号快退役了,大家都关心这舰还能服役多久。其实,辽宁舰的服役时间比“库兹涅佐夫”号要长得多,那时候苏联解体,瓦良格号只建了大概67.3%,归乌克兰。乌克兰当时也没实力再建,俄罗斯本来想要收这艘航母,可配套厂商早都分崩离析了,俄国也没钱从乌克兰手里把它搞到手,继续建造。1995年,俄乌双方签订了关于瓦良格号不再继续建造的协议。
于是,乌克兰决定把它推销出去,1998年,一位香港商人徐增平在拍卖会上用2000万美元拍得这艘航母,然后在2000年6月14日,从乌克兰黑海造船厂启航,准备拖到中国。期间,受到西方一些国家的干扰,土耳其拒绝让它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导致它在海上晃悠了几个月。直到2001年11月1日,经过多方协调,终于得以过关。2002年3月3日,这艘航母终于抵达大连港,完成了归国。之后,这艘航母又静静躺了三年,期间中国海军派出不少科研人员和专家登船进行考察和评估。检测结果显示,这艘航母的主结构没什么大问题,舰体完整,虽然钢铁上锈迹斑斑,但经过打磨依然光亮如新,除了锈迹严重之外,几乎跟全新的航母没啥区别。
于是,到了2005年,中国决定对这艘航母进行全面升级,整整花了七年时间。直到2012年9月25日,摆脱了满身锈迹的旧貌,它以全新面貌正式加入中国海军的队伍,名字叫“辽宁舰”,舷号“16”。从开工到服役,这艘航母一共折腾了27年,可以说时间挺长的了,它的服役期至少还要推后20年左右。这艘航母的加入,意味着中国正式迈入航母时代,实现了百年的航母梦想,也为后续的山东舰和福建舰的建造打下了坚实基础。如果苏联没有解体,按计划顺利服役的话,这艘航母的服役时间可能会超过30年。经过多次转手和改装,今天在中国海军服役也已经13个年头啦。
关于还能服役多少年的问题,咱们得看看辽宁舰的情况。它在2012年才完成了大规模翻新,除了舰体稍微有点旧之外,其他设备都是崭新的,完全没有用过,结构啥的都保存得挺好。这意味着它的服役期跟普通航母差不了太多。如果以后使用寿命会变短,中国海军也没必要花大价钱、耗费十多年时间去得到这艘航母。就算会有点影响,也微乎其微。对于军舰这种大量使用高强度特殊钢材,还有先进结构设计的战舰来说,舰载的设备才是决定使用年限的核心因素。就像美国服役的各种航母,退役后也没有立刻拆掉,而是会留下部分作为备用舰,继续发挥作用。
一遇到战事,经过短暂的维护和改装,立马就能恢复战斗力,老化带来的问题其实影响不大,主要还是舰载设备老旧、落后,这是退役的根本原因。像印度的维拉特号航空母舰,前身是英国的半人马级竞技神号R12,那是在1944年开始建造,1959到1984年在英国海军服役,随后1959年卖给印度,一直用到2017年退役,整个服役时间长达58年。若从1994年开始算起,这艘航母从开工到退役用了73年,是世界服役时间最长的航母。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辽宁舰最少也得服到2058年,再说了,辽宁舰在中国服役之前可是没有经过验收的。美帝的“企业”号航母服役时间也长达51年,其他型号的航母服役期都超过了45年。
所以,关于辽宁舰能服役多久这个问题,完全没必要担心。从一开始,它就是作为科研试验和训练舰存在的,旨在为中国航空母舰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路子,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也为了培养舰载机飞行员,打下战斗力的基础。此外,随着中国海军未来会服役越来越多的航空母舰,它在未来可能会退居至二线,要求也会变得更低一些,以延长使用寿命,专心于科研实验和飞行员训练。咱们估算,辽宁舰要退役的时间,大概在2040年到2050年之间,甚至到2050年以后,它仍会有相当长的使用期,同时以后还会有足够的时间去建造新一代的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