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开宣布拒绝中国担任俄乌停战后的安全保障国。
他声称,中国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和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时“未采取实际行动”,且中国企业向俄罗斯出口无人机零部件,因此“乌克兰不需要中国的保护”。
这一表态直接将中国排除在俄乌和谈的核心圈之外。
这一决定激怒了俄罗斯总统普京。
48小时内,普京下令俄军发动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行动。
8月23日凌晨,俄军从21个方向发射190枚导弹及无人机,精准打击基辅铁路枢纽、利沃夫变电所等关键设施,导致乌军前线补给线几近瘫痪,外喀尔巴阡州一家美国工厂被炸,15名员工受伤。
此次空袭创下2025年单日打击强度纪录,俄国防部宣称“已控制顿涅茨克两座村庄”,并切断乌东战线核心节点康斯坦丁诺夫卡的补给通道。
普京的军事行动被视作对欧美30国的直接蔑视。
此前,美国、英国、法国等30国高调组建“志愿联盟”,承诺为乌克兰提供陆空安全保障。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提供空中保护”,法国总统马克龙提议“派遣地面部队”,但德国和意大利明确反对出兵。
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甚至嘲讽马克龙:“让他自己戴上头盔去乌克兰打俄军! ”欧盟内部民调显示,仅38%民众支持派兵,对持续援助的认同率跌破50%。
美国国会60亿美元援乌法案搁浅,五角大楼承认军援因“预算程序”延迟。
战场上的俄军正持续扩大优势。
华盛顿战争研究所数据证实,俄军连续四个月加速推进,8月攻占275平方英里领土,净收益较7月增长40%。
俄方声称已夺取顿涅茨克战略重镇恰西夫亚尔,剑指后勤枢纽波克罗夫斯克。
乌军虽用无人机偷袭俄列宁格勒州天然气港口,但一架米格-29战机因设备老化坠毁,少校飞行员丧生,暴露空军疲态。
西方承诺的F-16战机交付缓慢,乌军反击能力被大幅削弱。
乌克兰国内危机同步爆发。
基辅、哈尔科夫反政府示威规模创12个月新高,7月失业率达14.2%,通胀飙至18.1%。
军费开支占GDP的17%,民生支出压缩导致医院断药、学校停课。
泽连斯基支持率跌至43%的历史低点,国家安全委员会承认国家陷入“军事压力、经济衰退、政治动荡”三重危机。
尽管泽连斯基在独立日演讲中誓言“不割让一寸土地”,但乌外交部私下透露,他愿以当前战线为起点与普京讨论领土问题。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成为最尖锐的批评者。
他在8月22日怒斥泽连斯基:“中国凭什么要替你们阻止战争? 和平的责任全在乌克兰自己! ”他强调,若缺少中国这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担保,“世界上任何地区都不可能实现持久和平”。
俄外长拉夫罗夫更直指欧美意图:30国所谓“安全保障”实为将乌克兰变为反俄前哨,而中国缺席的和谈只会重蹈《明斯克协议》覆辙——一份注定被撕毁的纸面协议。
中国始终未被邀请参与谈判。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8月22日重申“客观公正”立场,强调中国不输出武器、不选边站队。
2023年出台的无人机出口新规明令禁止军用,2025年已向乌提供五轮粮食与医疗援助。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乌农产品贸易逆势增长,2024年中国进口乌克兰玉米量同比上升18%。
但这一切未能改变泽连斯基的决策:他将全部外交筹码押注欧美,拒绝中国的平衡作用。
特朗普政府正暗中施压乌克兰妥协。
白宫匿名人士透露,特朗普要求泽连斯基“按俄罗斯条件停战”,即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方并割让乌东四州部分领土,以换取美国版“北约第五条”安全承诺。
德国总理默茨则提议由欧洲国家组建“维和部队”驻扎乌西。
然而,普京的导弹和能源大棒双管齐下——空袭后俄方暂停“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供气,欧洲气价24小时内暴涨40%,德国化工厂减产、波兰士兵因驻地断供暖冻伤47人。
俄方用行动质问欧美:拒绝中国调解,你们扛得住吗?
俄军前线士兵在顿涅茨克废墟中插上旗帜的视频在社交网络疯传,配文“康斯坦丁诺夫卡之后,就是克拉马托尔斯克”。
这条标语正成为普京战略的注脚:当谈判桌拒绝中国入局,炮火便成为唯一的规则书写者。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