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8-25 03:23 点击次数:170

李想落泪感谢王兴,回应24岁身价过亿

李想在节目里聊创业的片段,看着平时雷厉风行的理想汽车创始人红了眼眶,突然觉得特别戳心。他提起王兴的时候,声音都有点发紧:“要是当初没他那笔钱,我可能早就撑不下去了。” 谁能想到,这个 18 岁月入两万、24 岁就被传 “身价过亿” 的创业者,也曾攥着只剩 5 万的银行卡,整夜睡不着觉。

18 岁月入两万,24 岁 “身价过亿”?李想亲自拆穿泡沫

李想的创业起点,放在当年算相当 “炸裂”——18 岁还在读高中,就靠做 IT 类垂直网站赚了两万块,比当时很多上班族的月薪都高。后来他一头扎进汽车互联网领域,搞起了汽车之家的前身,不到 24 岁就成了圈子里小有名气的创业者,“24 岁身价过亿” 的说法也跟着传开。

但这次在节目里,李想没避讳,直接戳破了这个 “光环”:“那时候哪有什么真金白银的亿,都是按互联网泡沫期的市销率、市盈率算出来的。说白了就是纸面数字,跟兜里能花的钱两码事。” 他笑着回忆,当时团队连正经的办公场地都租不起,几个人挤在小公寓里,白天写代码、跑业务,晚上就打地铺,最大的梦想就是银行卡里能多躺点钱,别让公司随时倒闭。

银行卡余额清零前夜,王兴递来 “救命钱”

真正让李想撑不住的,是创业中期的资金链危机。他试过找投资人融资,跑了十几家机构,要么被嫌 “模式太新看不懂”,要么被压价压到离谱;也试过跟朋友借钱,大多是口头支持,真要掏钱时都没了下文。最惨的时候,公司账户余额只剩 5 万块,付完房租和员工工资就清零了,李想甚至已经在想怎么跟团队说 “散伙”。

就是这时候,王兴找来了。当时王兴已经靠美团站稳脚跟,但跟李想是多年的朋友,知道他的困境后,没多问细节,只说 “我这儿有笔钱,你先拿去用,不用急着还”。李想没说具体金额,但他强调:“那笔钱不多,却刚好能让我们撑过最黑暗的三个月 —— 付了供应商的款,留住了核心团队,还赶在竞品之前推出了新功能。”

后来有人问李想,王兴为啥愿意帮他?他想了想,说:“可能是因为我们都懂创业的难吧。王兴当年做美团,也经历过资金链快断的日子,知道那种看着公司要倒、却无能为力的滋味。他不是在帮我,是在帮一个‘没放弃的创业者’。”

创业路上的 “贵人”,从不是 “从天而降”

李想总说,自己不是 “幸运儿”,王兴的帮助也不是 “天上掉馅饼”。在找王兴之前,他已经把公司的商业模式改了三版,把能砍的成本都砍了,甚至自己掏腰包贴了十几万进去;就算在最穷的时候,他也没欠过员工一分工资,没拖过供应商一笔款。“王兴愿意帮我,除了朋友情分,更多是看到我们团队没垮,还在拼。”

这段经历也让他后来对 “贵人” 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不是说有人给你钱就是贵人,是有人在你快爬不起来的时候,愿意相信你还能站着走 —— 这种信任,比钱更金贵。” 就像他后来做理想汽车,遇到供应链难题时,也有人愿意赊账给配件,有人愿意帮他对接资源,“都是因为当年我们没放弃,现在别人才愿意相信我们”。

现在的李想,活成了曾经被帮的 “王兴”

如今的李想,早已不是那个攥着 5 万银行卡焦虑的年轻人,理想汽车销量稳居新能源前列,他也成了很多创业者眼里的 “前辈”。但他没忘当年的难 —— 这几年他投资了不少年轻创业者,不是看对方有没有 “身价过亿” 的潜力,而是看 “会不会在没钱的时候,还愿意每天干 16 个小时”。

节目最后,李想又提了一次王兴:“现在我们偶尔还会一起吃饭,聊的不是生意,是当年怎么熬过来的。有时候我会想,要是当初他没帮我,我现在可能在做别的工作,但肯定不会有今天的理想汽车。” 说这话时,他眼里的光,不是 “身价过亿” 的骄傲,是熬过难关后,对一份信任的珍视。

其实创业哪有什么 “神话”?不过是有人在黑暗里没放弃,刚好又有人递了一把灯。就像李想所说:“别羡慕别人‘24 岁身价过亿’,先想想自己能不能在只剩 5 万的时候,还敢接着拼。至于贵人,你先活成值得帮的人,他才会出现。”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