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国对华加征25%关税的5类中国商品清单及政策背景
一、核心清单:5类商品及加税详情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2024年5月22日发布的《联邦公告》及后续修订,以下5类中国商品自2024年8月1日起被加征25%关税(原税率0-7.5%或豁免):
钢铁产品
范围:铁和非合金钢锭、不锈钢、铝合金等。
原税率:0-7.5% → 25%
依据:USTR称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威胁美国产业安全。
铝产品
范围:铝合金、铝型材等。
原税率:0-7.5% → 25%
依据:同钢铁产品,强调“国家安全”风险。
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
范围: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
原税率:7.5% → 25%
依据:USTR称中国电池产业依赖政府补贴,构成“不公平竞争”。
船岸龙门起重机
范围:港口集装箱起重机。
原税率:0% → 25%
依据:以“网络安全”为由,限制中国设备进入美国港口。
N95口罩及非一次性纺织品口罩
范围:医用防护装备。
原税率:0-7.5% → 25%
依据:USTR称中国口罩产业在疫情期间“垄断市场”,需“重新平衡贸易”。
二、政策背景与争议
法律依据
美国依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以“中国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政策”为由发起调查,并分阶段加税。
争议焦点
违反WTO规则:中国商务部多次指出,301关税缺乏多边协商,违背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
单边主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批评美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通过加税打压中国优势产业。
产业补贴双标:美国一方面指责中国补贴新能源产业,另一方面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削减通胀法案》为本土半导体和电动车提供数千亿美元补贴。
经济影响
中国出口成本上升:据USTR估算,2024年加税将影响约180亿美元中国商品,主要涉及制造业和高端装备领域。
全球供应链扰动:美国进口商被迫寻找替代供应商,但中国在钢铁、铝、电池等领域的成本优势短期内难以替代。
三、豁免与调整动态
部分商品豁免
泵类部件、化工材料、电子元件;
太阳能制造设备(如硅生长炉、晶圆切割机);
医疗用品(如注射器针头、手术手套)。
2025年5月31日,USTR宣布延长178项中国商品的301关税豁免至2025年8月31日,包括:
豁免范围:符合特定技术参数或用于美国本土关键项目(如清洁能源)的商品。
后续加税计划
2025年1月1日:半导体关税从25%提高至50%;
2026年1月1日:非电动车锂电池关税从7.5%提高至25%。
四、中国应对措施
反制关税
2025年2月10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加征10%关税。
多边申诉
中国已多次在世贸组织(WTO)提起诉讼,要求裁定301关税非法,并推动建立公平的国际经贸规则。
产业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多元化(如拓展东南亚、欧洲市场)降低对美依赖,同时加强国内市场消费潜力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