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原本是铁板一块的美日同盟关系,如今却产生了不断加大的裂痕,这个局面则是拜特朗普所赐。在经历了关税大战的惨败后,特朗普并没有就此收手,最近更是把矛头指向了亚洲最大的盟友日本。
7月1日,特朗普在社媒发出威胁,表示要对日本加征汽车关税。这一表态,不仅激怒了日本政府,也彻底暴露了美日同盟的脆弱性。从根本来说,这场因美国大米进口争端引发的危机,就是特朗普“交易型外交”的真实写照。不得不说,拜登苦心打造的遏华联盟正在因为特朗普的经济霸凌而土崩瓦解,而中国却意外获得重塑区域地缘政治关系的历史性窗口。
美日这次翻脸,导火索就是大米贸易。根据公开资料,日本今年遇到了20年来最严重的“米荒”,按理说,作为盟友的美国应该雪中送炭,及时伸出援手。然而,特朗普却要求日本必须开放占GDP达0.3%的大米市场,否则将继续维持25%的汽车关税。平心而论,特朗普的此举的确是为了“美国利益”,因为这牵涉到美国中西部大批农场主的核心利益。然而,他却把事关日本民众生存的关键贸易凌驾于盟友经济安全之上,完全不顾盟友的死活。
事实上,近年来美国在捆绑施压日本方面,丝毫不留情面。此前,特朗普就在驻日美军费用问题上不断施加压力,要求将提升驻日美军经费分摊比例至90%。对此,日本和五角大楼矛盾激化,这也给石破茂政府敲响了警钟。明知道特朗普靠不住,石破茂开始加速向东方靠拢。除了在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上持支持意见之外,他还在国际外交场合反制美国。不久前北约峰会在荷兰海牙开幕,而日韩领导人同时缺席,无疑狠狠打了特朗普的脸。这标志着北约亚太化的阴谋彻底破产。而这一回,特朗普在大米贸易上要“狠咬”日本一口,也彻底让日本人寒心,拜登时期所构建的大西洋遏华体系也面临崩盘。
美日关系的破裂,对于中国重塑地缘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一旦美日谈崩,美国对日本车企施加重税,根据相关机构评估,日本车企将损失240亿美元,这也为比亚迪等中国车企继续出海,填补相关市场带来了机遇。更进一步说,如果中日未来在新能源领域展开合作,这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再说农业经济领域,随着日本农协垄断体系松动,目前中国东北大米已经首次进入东京超市,而价格比美国大米还要低30%,相关产品也更符合东亚口味。随着中日关系回暖,未来将有更多农产品进入日本市场,这对于中日来说是双赢的好事。再说军事领域,虽然短期内美日军事同盟关系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但随着特朗普对日本的“霸凌”力度越来越大,心存怒火的日本人必然要重新审视对华关系。未来,在台海、南海以及东海问题上,日本会不会继续对美国唯命是从,这都是未知数。
追溯历史,在尼克松掌权时代,日本曾一度挣脱美国的经济束缚,在独立自主发展中创造了奇迹。当年,日本的GDP曾经稳居全球第二,而正是因为日本不断寻求自主权,此后遭到美国的疯狂打压。
如今,特朗普故技重施,企图以经济手段为核心,继续打压收割日本,而美国此时对盟友的信用透支已经处于历史峰值,再加上中国的全面崛起,以及多极秩序成型,日本也有了更多的底气和美国对着干。可以预见,随着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砸碎拜登的战略棋盘,这场因大米引发的战略地震也再次证明:所谓的同盟关系不再是军事基地的简单叠加,而是产业链、文化认同与安全互信的复杂编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美国终将吞下霸凌主义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