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东风集团股份(
00489.HK
)一则退市公告引发汽车圈震动 —— 这家停牌十多天的车企宣布,将以 “私有化退市” 的方式退出港股,同时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汽车将独立在港股上市。消息一出,东风集团股份 ADR(美国存托凭证)一小时内暴涨超 91%,最终收涨 87.69%,市场对这一 “腾笼换鸟” 的操作充满期待。
然而光鲜的股价波动背后,是东风集团的业绩困境: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仅 0.55 亿元,同比暴跌 92%;市值长期低于净资产,融资功能基本丧失。此次岚图独立上市,既是东风集团 “剥离低估值资产、聚焦优质业务” 的自救,也成了其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能否翻身的关键。
退市原因:市值 “腰斩”、融资失灵,港股平台成 “拖累”
东风集团股份选择退市,核心原因是 “估值太低,撑不下去了”。公告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 31 日,公司总市值仅 391.2 亿港元,股价 4.74 港元 / 股,市净率(PB)仅 0.25 倍 —— 这意味着市场给东风的估值,连其净资产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更致命的是,自上市以来,东风集团股份从未开展过股本再融资,港股上市平台的 “融资功能” 基本失效。对车企而言,资本市场融资是研发投入、业务扩张的重要支撑,而东风长期被低估值束缚,既没法通过增发股票募资,也难以吸引机构投资者,成了 “守着上市平台却用不上” 的尴尬局面。
东风集团坦言,受行业转型(燃油车向新能源切换)影响,公司估值持续低迷,“继续维持港股上市,已无法为集团发展提供有效助力”。与其在港股 “躺平”,不如通过退市整合资源,把优质资产岚图推上市,反而能激活价值。
业绩亮红灯:上半年卖车少 14.7%,净利跌超九成
退市的底气不足,源于东风集团糟糕的业绩表现。2025 年上半年,公司累计销售汽车 82.39 万辆,同比下降 1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 0.55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6.84 亿元暴跌 92%,几乎相当于 “没赚钱”。
业绩下滑主要踩了两个 “坑”:
合资业务拉胯:东风旗下合资非豪华品牌(如部分燃油车合资项目)受新能源冲击,销量和利润大幅下降。以前靠合资车 “躺着赚钱” 的时代过去,燃油车市场萎缩直接拖累整体业绩;自主投入 “烧钱”:为转型新能源,东风在自主业务(尤其是岚图)的研发、品牌建设、渠道铺设上砸了不少钱。虽然上半年毛利润同比增长 28%、毛利率提升 2.3 个百分点,但高额投入还是让净利润 “腰斩再腰斩”。
更让人担忧的是现金流 —— 截至 6 月末,东风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335.82 亿元,较上年末减少 134.01 亿元,资金压力明显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剥离低估值主体、推动优质资产上市融资”,成了东风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岚图独立上市:东风的 “救命稻草”,能扛起大旗吗?
此次退市方案中,岚图汽车的独立上市是核心亮点。按照计划,东风集团股份将先向股东分派所持岚图 79.67% 的股权,随后岚图以 “介绍上市”(无需发行新股,直接挂牌)的方式登陆港股,东风集团则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
岚图之所以被寄予厚望,是因为它是东风旗下 “最能打的优质资产”:
业绩持续改善:岚图从 2023 年税后净亏损 14.72 亿元,收窄到 2024 年的 1800 万元,去年第四季度甚至实现单季度盈利,距离全年扭亏仅一步之遥。今年 6 月,岚图 CEO 卢放明确表示 “正努力实现全年盈利”;新能源赛道加分:作为东风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主打智慧电动车,契合当下市场趋势。今年上半年,岚图销量 5.61 万辆,同比增长 85%,虽然仅完成 20 万辆年度目标的 28%,但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融资需求迫切:岚图要冲刺年销 20 万辆、实现全年盈利,需要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和市场。独立上市后,既能拓宽融资渠道,也能凭借 “纯新能源车企” 的身份获得更高估值 —— 毕竟港股市场对新能源车企的估值逻辑,比传统车企友好得多。
为了让岚图 “更值钱”,东风近期还动作不断:今年 7 月给岚图增资 10 亿元,用于提升研发和营销能力;岚图还宣布 “全面拥抱华为”,计划推出岚图 FREE+、全新知音车型等爆款产品,试图靠技术合作打开销量。
退市 + 上市:东风的 “二次创业”,赌的是新能源未来
对东风集团而言,这次 “退市 + 子公司上市” 的操作,本质是 “断尾求生” 的转型。通过剥离估值低迷的集团上市主体,把岚图这个 “潜力股” 推到台前,既能解决融资问题,也能让市场重新认识东风的新能源实力。
但岚图的压力也不小:一方面,要在剩下半年完成 14 万辆销量(全年目标 20 万辆),难度极大;另一方面,独立上市后需面对投资者对 “盈利承诺” 的审视,一旦业绩不及预期,估值可能遭遇反噬。此外,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岚图要在比亚迪、特斯拉、蔚来等对手中突围,还需要更多差异化优势。
市场对这次操作的反应还算积极 —— 东风集团股份 ADR 暴涨近 88%,说明投资者看好岚图的上市前景。但长远来看,岚图能否扛起东风转型的大旗,不仅取决于上市后的融资能力,更要看产品能否卖得好、盈利能否稳住。
总结:东风的转型,是传统车企的缩影
东风集团股份的退市与岚图的上市,折射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转型中的焦虑与挣扎。曾经靠合资、燃油车叱咤风云的巨头,如今不得不通过 “腾笼换鸟” 寻找新出路;而岚图的独立,既是东风的 “救命稻草”,也是传统车企 “押注新能源” 的缩影。
接下来,市场最关注的是岚图上市后的表现:能否如期实现全年盈利?销量能否冲刺 20 万辆?估值能否摆脱东风集团以往的 “低估值诅咒”?对东风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资产整合,更是一场关乎未来的 “二次创业”—— 赢了,就能在新能源赛道站稳脚跟;输了,可能就彻底错失转型窗口期。
对消费者和行业来说,岚图的上市也意味着新能源市场多了一个 “国家队选手”。如果岚图能靠技术和产品打开市场,或许能为传统车企转型提供一个 “可复制的样本”,让更多老字号车企在新能源浪潮中找到新的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