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年深秋的某个交易日,沪深三百指数突然拉升三个百分点,营业部里老王盯着屏幕,手里捏着的那份定投计划已经泛黄。
他想起十年前刚开始定投时周围人的嘲笑:“这么笨的办法能赚啥钱?”此刻他却笑了。
数据显示定投五年以上正收益概率超九成,这哪是笨,分明是藏在时间里的智慧。
隔壁桌的小张正懊恼地捶桌子。
他刚抛掉持有一个月的某新能源股票,结果第二天就涨停。
这种场景在牛市前夕不断重演。
金融行为学教授李康的研究表明,散户频繁交易导致年化收益平均损失百分之六。
那些看起来最笨的守候,反而成了最聪明的选择。
行业龙头股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重卡,看起来慢却从不会走错方向。
茅台股价十年翻十二倍,宁德时代四年涨十五倍,这些数字背后是龙头企业强大的护城河。
就像种树,选对苗子耐心等待,远比整天换品种收获更多。
网友“乘风破浪”在投资论坛分享经历:“一五年牛市我折腾半年倒亏二十万,这次就守着三只龙头股不动,反而赚了套首付钱。”这条帖子获得上千点赞。
很多人开始明白,牛市里最考验的不是操作技巧,而是持有定力。
高股息资产往往被年轻人忽视,觉得分红不如股价暴涨来得刺激。
但中国神华连续五年股息率超百分之七,意味着哪怕股价不动,每年分红都跑赢银行存款。
这就像养只会下金蛋的鹅,虽然不会一夜暴富,但细水长流。
五十六岁的刘阿姨每月定投两千元指数基金,坚持了整整七年。
她说这是给未来自己存的养老钱,不在乎短期波动。
复利计算器显示,按年化百分之八收益,二十年后这笔钱将超过百万。
时间从来不说谎,它给耐心的人最好回报。
某私募基金经理透露,他们正在悄悄增持高股息股票。
“牛市初期大家都追热点,其实现金奶牛才是真正宝藏。”这个观点得到多位分析师认同。
聪明钱总在无人问津时布局,在人声鼎沸时离场。
看着账户里浮盈的数字,老王想起巴菲特的忠告:市场就像打牌,关键是坐在正确的牌桌,而不是频繁换牌。
他身边那些曾经笑他笨的同事,现在反而来请教经验。
这个世界总是这样,最开始被嘲笑的坚持,最后都成了最明智的选择。
深夜的营业部依然亮着几盏灯,有人还在研究K线图,有人已经安心入睡。
牛市最迷人的地方,不是让所有人疯狂追逐,而是让少数人明白:有时候慢就是快,笨就是聪明。
你会选择做闪电还是雷声?
这个问题值得每个投资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