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8-28 18:06 点击次数:70

美高官:打朝鲜要先打中国,打不过就打核战,因为中国火箭军太强大

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冲突风险暗流涌动

过去几年,中美关系一直像坐过山车,时而缓和,时而剑拔弩张。2024年,南海成了风暴中心,菲律宾仗着有美国撑腰,在仁爱礁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中国海警依法执法,维护主权,菲律宾却频频拿《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说事,试图拉美国下水。

美国这边呢,嘴上喊着支持盟友,实际动作却小心翼翼,生怕真把事情闹大。毕竟,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早就放在了亚太,遏制中国成了头等大事。

2023年,美国通过美日韩三方峰会拉拢盟友,试图在第一岛链织一张大网,围堵中国。2024年8月,美军计划在菲律宾新建四个军事基地,摆明了要强化在南海的军事存在。这一切,都和中国火箭军的崛起脱不开干系。

朝鲜半岛的局势也好不到哪去。2024年5月31日,朝鲜用弹道导弹技术发射所谓“军事侦察卫星”,直接违反安理会决议,惹得美国、韩国和日本集体跳脚。韩国随即宣布采购“标准-3”导弹,试图加强反导能力。

朝鲜的导弹技术这些年突飞猛进,尤其是“北极星”潜射导弹和“火星-8”高超音速导弹,让美韩的防空系统有点招架不住。

2023年12月,朝鲜再次试射洲际弹道导弹,联合国安理会紧急开会,但俄罗斯一票否决了延长朝鲜制裁委员会专家小组任期的决议草案,搞得美国也没辙。朝鲜的硬气,多少也和中国在背后的战略支持有关。

美国的心态其实不难猜。过去几十年,美国习惯了当世界老大,全球部署军事基地,动不动就挥舞制裁大棒。但现在,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军事实力更是今非昔比,尤其是火箭军的战略威慑力,让美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2024年12月,美国国防部发布的《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里,对中国火箭军的现代化进程大肆渲染,称其为“全球安全威胁”。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直接回怼,指出美国才是全球战乱的根源,动辄对别国发动战争,造成无数人道主义灾难。

中国火箭军实力强劲,战略威慑无人能敌

说起中国火箭军,那真是国之重器。2015年,火箭军正式成立,取代了原来的第二炮兵,成为解放军的一个独立军种。它的任务简单又硬核:维护国家主权,保障战略安全。过去十年,火箭军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东风系列导弹是火箭军的王牌,从短程到洲际,种类齐全,覆盖面广。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能达到1.4万公里,精度高、速度快,还能携带多枚核弹头,直接让美国本土进入打击范围。

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导弹更是让美军航母寝食难安,被外界称为“航母杀手”。2024年6月,央视报道火箭军在西北荒漠进行实弹演习,画面里导弹腾空而起,精准命中目标,震撼力拉满。

火箭军的厉害之处不只在硬件。它的信息化建设也是一大亮点。指挥控制系统高度集成,依托北斗卫星和先进雷达,能实时获取战场信息,快速决策。

导弹部队的机动能力更是让人咋舌,发射车能在复杂地形间快速转移,让敌方情报部门抓瞎。2023年,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刊文,直言美军在亚太的基地和舰艇根本无法突破解放军的“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这话听着刺耳,但也从侧面印证了火箭军的硬实力。

更重要的是,火箭军的战略威慑能力。中国的核政策一贯坚持自卫防御,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这不代表没底气。火箭军的核弹头和常规弹头搭配,能应对各种威胁场景。

2024年12月,国防部明确表示,中国的核力量始终维持在国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但足以让任何对手三思而后行。相比之下,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核武库,却坚持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还不断升级“三位一体”核力量,试图维持霸权优势。这种对比,让美国高官的焦虑显而易见。

科尔比的言论里,透露出对火箭军的深深忌惮。他提到,如果美国同时对付中国和朝鲜,兵力分散,胜算渺茫。尤其是在朝鲜半岛,历史上的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证明,中国的军事力量不容小觑。1950年代,志愿军靠小米加步枪打退了美军的钢铁洪流。

如今,火箭军的装备和训练水平远超当年,常规战争几乎没有给美军留任何机会。科尔比甚至抛出核战的选项,足见他对中国火箭军的敬畏。

美国战略焦虑加剧,和平对话才是正途

科尔比的言论一出,国际社会炸开了锅。2024年5月下旬,欧洲智库紧急召开会议,讨论核战风险;亚洲盟友则忙着增加军费,韩国和日本的防务预算连年攀升。

中国这边,外交部和国防部迅速回应,强调中国奉行和平发展道路,火箭军的存在是为了自卫,而非威胁他国。2024年6月,中美高层在北京举行闭门会谈,试图为南海争端降温。双方虽然分歧依旧,但同意保持沟通渠道畅通,避免误判升级。

美国的战略焦虑,其实不难理解。过去,美国靠航母战斗群和全球基地网络横行无忌,但现在,中国的反舰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让美军的优势大打折扣。2024年9月,美国海军部长发布《2024年领航计划》,目标是到2027年让80%的舰艇和飞机处于战备状态。

但文章也指出,美国造船业衰退,维修能力不足,面对中国“下饺子”般的军舰建造速度,简直是望尘莫及。更别提中国在无人机和关键材料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让美国的“无人舰队”计划显得有点像空喊口号。

朝鲜半岛的局势也让美国头疼。2024年11月,朝鲜再次试射导弹,联合国安理会开会无果。美军很清楚,如果真在半岛开战,中国的火箭军绝不会坐视不管。历史上的抗美援朝已经证明,中国在关键时刻从不手软。

科尔比提到,核战是最后选项,但这更像是无奈的恫吓。毕竟,核战对谁都不是好事,一旦开打,全球都得跟着遭殃。2024年8月,新加坡安全峰会期间,中美代表私下会晤,商讨危机沟通机制。虽然没达成具体协议,但至少让紧张气氛缓和了点。

中国火箭军的存在,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象征,更是国家复兴的体现。从曾经的积贫积弱,到如今的自信自强,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别人几百年的路。

科尔比的言论虽然嚣张,但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的强大。未来,中美关系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和平与发展才是大势所趋。靠对话、合作解决问题,总比动刀动枪强。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