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华,你说话要算数!当初说好AA制,现在凭什么让我一个人承担?"
陈国明在医院产房外,压低声音却难掩愤怒地质问着妻子。
"我说什么了?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我一个人照顾你女儿坐月子?"林素华抱着胳膊,脸色冷漠,"她是你女儿,不是我女儿。按我们的规矩,你出一半月嫂费,我出一半,这很公平。"
"一万五的月嫂费,我哪来那么多钱?"陈国明的声音开始颤抖,"我一个月退休金才1700块,做保安又能挣几个钱?你让我怎么拿出7500?"
产房里传来陈晓雯痛苦的叫声,让本就紧张的气氛更加凝重。几个路过的家属投来好奇的目光,这对夫妻的争吵声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林素华看了看周围,压低了声音:"那是你的问题,我不能因为你没钱就承担本来不属于我的责任。我们结婚三年,一直都是AA制,现在不能例外。"
陈国明看着眼前这个和自己共枕三年的女人,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他想起这三年来,为了维持所谓的AA制,自己是如何咬牙坚持的。
每月2万的退休金对比1700的退休金,这种巨大的差距让他们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平等。
三年前,58岁的林素华和60岁的陈国明在相亲角认识。林素华是退休的中学语文教师,陈国明是下岗后的保安。两人都是二婚,都有各自的顾虑。
林素华第一次见到陈国明时就提出了条件:"我们都这个年纪了,如果在一起,必须AA制。各花各的钱,各管各的事,这样谁也不占谁便宜。"
那时的陈国明以为这是个明智的决定,至少不会有经济纠纷。可三年下来,他发现这种看似公平的制度,实际上是对弱势一方的残酷压榨。
为了维持AA制,陈国明不得不在60岁的年纪继续工作。每天晚上12点到早上8点的保安工作,让他的身体越来越吃不消。但没办法,1700的退休金根本不够和月收入2万的妻子平摊生活费用。
现在,女儿陈晓雯即将临产,丈夫王建华却因为工作原因无法赶回来照顾。按照传统,应该是婆婆或者岳母来照顾月子,但林素华只是继母,而且坚持要按AA制来处理这件事。
"林素华,她叫了你三年妈!"陈国明的情绪快要控制不住了,"三年来,每年过年过节,她都给你买礼物,你就这样对她?"
"那是她愿意的,我又没强迫她。"林素华的态度依然坚决,"再说,我也给她买过礼物,这是礼尚往来。但照顾月子是另外一回事,这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钱。我为什么要为不是我亲生的孩子承担这些?"
这句话就像一把刀子插在陈国明心里。他突然意识到,这三年来的婚姻生活中,妻子从来没有把这个家当成真正的家,而是把一切都当成了生意。
"那你说怎么办?"陈国明近乎绝望地问道,"月嫂不请,你也不照顾,难道让我一个大老爷们去伺候月子?"
"你可以学啊,"林素华冷冷地说,"或者让她婆婆来。反正我是不会破例的,AA制就是AA制,不能因为任何情况改变。"
就在这时,产房的门开了,护士探出头来:"陈晓雯的家属呢?产妇情况不太好,需要家属签字。"
陈国明立刻冲过去,林素华犹豫了一下,也跟了过去。
"家属,产妇现在宫口开得不够,可能需要剖腹产。"医生严肃地说,"你们商量一下,如果同意的话需要签字。"
"剖腹产要多少钱?"林素华的第一反应不是担心,而是询问费用。
"大概三万左右。"医生回答。
"三万?"林素华皱起眉头,"那按我们的规矩,一人一半。"
陈国明震惊地看着妻子,在女儿生死关头,她想的竟然还是钱。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什么,也下定了某种决心...
三年前,在城市公园的相亲角,林素华第一次见到陈国明。
那时的林素华刚刚办完退休手续,作为市重点中学的语文教师,她的退休金达到了令人羡慕的每月2万元。第一段婚姻的失败让她对再婚充满了警惕,特别是对方的经济条件。
"我有房子,有存款,有稳定的退休金。"林素华在自我介绍时开门见山,"我找对象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AA制。我不想再被人占便宜。"
陈国明坐在对面,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但很干净整洁。他的退休金只有1700元,还要靠做保安贴补家用。听到AA制这个要求,他反而松了口气。
"这样挺好的,各花各的,清清楚楚。"陈国明朴实地笑了笑,"我也不想给人添麻烦。"
两人的初次见面就这样确定了婚后的相处模式。林素华觉得找到了一个不会觊觎自己财产的男人,陈国明则认为找到了一个独立自强的女人。
结婚后,两人严格按照AA制生活。房租、水电费、买菜钱、外出吃饭的费用,全部一分为二。林素华在家里准备了一个小本子,详细记录每一笔开销,月底结算,分毫不差。
"今天买菜花了68块,你出34。"
"昨天电费来了,一共156,你给78。"
"这个月的有线电视费99,你出49.5。"
刚开始,陈国明觉得这样很公平,也很有序。但时间长了,他开始感受到这种制度的残酷。
林素华的2万退休金让她生活得很从容,偶尔想吃什么好的,随时可以买。但陈国明的1700退休金,除去AA制的各种费用,所剩无几。
为了维持这种看似公平的分担,陈国明不得不继续工作。他找了一份小区保安的工作,晚上12点到早上8点,每月能挣2000多块钱。
"你这个年纪了还做夜班,对身体不好。"有一次,林素华看到丈夫疲惫的样子,难得地表达了关心。
"没办法,总得生活。"陈国明苦笑着回答。
但林素华并没有因此提出要减轻丈夫的经济负担,她觉得这是陈国明自己的选择,和她无关。
在林素华看来,AA制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第一段婚姻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夫的不负责任和对她财产的觊觎。现在的安排让她感到安全,至少不会再被人占便宜。
"素华,你们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闺蜜李美娟有一次忍不住劝道,"夫妻之间这样算计,还有什么意思?"
"什么叫算计?这叫公平。"林素华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凭什么要养一个男人?我们都这个年纪了,各自独立不好吗?"
"可是他为了维持你们的AA制,60多岁还要做夜班保安,你不心疼吗?"
"那是他的选择,我又没逼他。"林素华的态度很坚决,"如果他觉得累,可以降低生活标准。比如我们可以不去那些贵的餐厅,可以买便宜一点的菜。"
李美娟无奈地摇摇头,她看得出来,林素华已经被第一段婚姻伤得太深,现在完全用理性在处理感情问题。
这种AA制的生活方式也影响到了和陈国明女儿陈晓雯的关系。
陈晓雯是个善良的女孩,结婚后经常回来看望父亲和继母。每次来,她都会给林素华买礼物,叫她妈妈,希望能够融入这个重组的家庭。
但林素华总是保持着某种距离感。她会回赠礼物,会客气地聊天,但从来不会真正把陈晓雯当作自己的女儿。
"爸,我怀孕了。"半年前,陈晓雯兴奋地告诉了父亲这个消息。
"太好了!"陈国明高兴得合不拢嘴,"我要当爷爷了!"
林素华在一旁也表示了祝贺,但她的笑容明显有些勉强。她心里很清楚,孩子出生后,肯定会有很多麻烦事,特别是坐月子的问题。
果然,随着预产期的临近,陈晓雯开始暗示希望得到家里的帮助。
"妈,我老公工作太忙,到时候可能回不来。"陈晓雯试探性地对林素华说,"您看..."
"我理解你的困难。"林素华打断了她的话,"但我也有我的原则。如果需要请月嫂,费用我们可以分担,一人一半。"
陈晓雯愣了一下,她没想到继母会这么直接地把账算得这么清楚。
"妈,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林素华的态度很明确,"但是你要理解,我和你爸爸一直都是AA制,这个原则不能改变。"
陈国明在一旁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妻子的性格,但也理解女儿的难处。一万五的月嫂费,对他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
"爸,实在不行我自己想办法。"陈晓雯懂事地说道,她不想让父亲为难。
"什么话!你是我女儿,我怎么能不管你?"陈国明坚定地说,"月嫂费的事情你不用担心,爸爸想办法。"
但实际上,陈国明心里很清楚,7500块钱对现在的他来说,确实是个难题。
为了筹这笔钱,陈国明开始接更多的保安班次。原本一周做四天夜班,现在变成了六天。60多岁的身体开始吃不消,经常感到疲倦和头晕。
"你最近脸色不太好,是不是身体有问题?"林素华有一次问道。
"没事,就是有点累。"陈国明不想让妻子担心,也不想暴露自己为女儿存钱的事情。
"那你少做几天保安,身体要紧。"
"不行,还有开销呢。"陈国明苦笑着说。
林素华点点头,她觉得丈夫说得有道理。在她看来,既然选择了AA制,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经济责任。
时间一天天过去,陈晓雯的肚子越来越大,而陈国明的压力也越来越重。他算了算自己的积蓄,加上最近拼命工作攒下的钱,勉强能够凑够7500块。
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陈晓雯突然感到肚子疼,被紧急送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可能要提前生产,而且情况有些复杂,可能需要剖腹产。
"剖腹产的费用比较高,大概需要三万左右。"医生对家属说道。
听到这个数字,陈国明的心一下子凉了。按照AA制,他需要承担一万五的医疗费,加上之前准备的7500月嫂费,总共要拿出两万多。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怎么办?"陈国明在心里问自己。
他看了看身边的妻子,林素华正在和医生了解具体情况,脸上的表情依然是那种理性的冷静。她会坚持AA制吗?在女儿生命关头,她还会计较那些钱吗?
"陈晓雯的家属,现在情况比较紧急,你们尽快决定。"医生催促道。
陈国明看着产房紧闭的门,听着里面传来的痛苦呻吟声,心中涌起一阵绝望。他突然想起了很多往事,想起了林素华坚持的那些原则,想起了自己这三年来的委曲求全...
"剖腹产一万五,我可以先垫付,但是你要尽快把你那一半给我。"林素华对陈国明说道,声音依然保持着那种公事公办的冷静。
陈国明站在医院走廊里,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在旋转。女儿在里面痛苦地待产,医生催促着要签字,而妻子还在和他算账。
"我...我可能拿不出那么多钱。"陈国明艰难地承认了这个事实。
"什么意思?"林素华皱起眉头,"不是说好了AA制吗?现在你告诉我拿不出钱?"
"我这些年做保安,除了日常开销,能存下的钱真不多。"陈国明的声音越来越小,"一万五,我真的..."
"那你之前怎么答应AA制的?"林素华的语气开始变得尖锐,"你明知道自己没有这个经济能力,为什么要同意这个原则?"
周围的其他家属开始投来异样的目光,有人窃窃私语,有人摇头叹息。在医院这个本该充满人情味的地方,这对夫妻的冷漠算计显得格外刺眼。
"素华,能不能这次你先帮帮忙?"陈国明几乎是在恳求,"等我有钱了,一定还给你。"
"帮忙?"林素华冷笑了一声,"我们结婚的时候说得很清楚,各自承担各自的责任。她是你女儿,不是我女儿。我为什么要为别人的孩子花钱?"
"她叫了你三年妈!"陈国明的情绪开始失控,"这三年来,过年过节,她哪次不给你买礼物?你就这样对她?"
"那是她自愿的,我又没要求她这样做。"林素华丝毫不为所动,"而且我也回赠了礼物,这是礼尚往来,不代表我要承担她的生活费用。"
这时,产房里传来更加痛苦的叫声,护士急匆匆地跑出来:"家属快点决定!产妇情况越来越危急了!"
"签字!马上签字!"陈国明毫不犹豫地冲向护士,"不管多少钱,先救人!"
"慢着!"林素华拦住了他,"钱的事情必须先说清楚。我可以先垫付,但是欠条要写好,什么时候还,怎么还,都要明确。"
在场的其他家属听到这话,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一个老大爷忍不住说道:"这是什么夫妻啊?女儿生孩子还要写欠条?"
一个中年妇女也摇头叹息:"现在的人怎么这样?家人之间算得这么清楚?"
面对周围人的议论,林素华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但很快又恢复了坚定:"别人不理解没关系,我们有我们的原则。"
陈国明看着妻子,看着周围人异样的眼神,看着产房紧闭的门,心中涌起一阵巨大的悲哀。
"好,我写欠条!"他咬着牙说道,"但是现在,立刻,马上去签字!"
林素华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和陈国明一起走向医生办公室。
签字的过程中,医生详细解释了手术的风险和费用。除了基本的剖腹产费用,还可能有其他额外的医疗费用,总计可能达到四万元。
"四万?"林素华的脸色变了,"怎么又涨了?"
"这是最坏的情况下的预估。"医生解释道,"具体费用要看手术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那就是说,我可能要拿出两万?"林素华明显开始动摇了。
陈国明看着妻子,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他终于明白,在林素华心中,钱比什么都重要,包括他们三年的夫妻情分,包括女儿的性命。
"算了,我来想办法。"陈国明绝望地说道,"你不用垫付了,我自己解决。"
"你怎么解决?你刚才不是说没钱吗?"林素华疑惑地问道。
"我可以借,可以贷款,总之不用你操心。"陈国明的声音变得异常平静,这种平静让林素华感到了一丝不安。
"国明,你别这样。"林素华试图缓和气氛,"我不是不愿意帮忙,而是咱们有原则..."
"原则?"陈国明突然转过身,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你说的原则是什么?是看着我女儿在里面受罪,你在外面算账?是看着我一个60多岁的老头子为了维持你的原则,每天熬夜做保安?"
"你这话什么意思?"林素华被丈夫的愤怒吓了一跳,"做保安是你自己的选择,我又没逼你。"
"没逼我?"陈国明冷笑了一声,"林素华,你知道你的原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我要用我的血汗和生命来维持你那可笑的平等!"
周围的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爆发吸引了注意力,医院走廊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你冷静点,有话好好说。"林素华试图让丈夫平静下来,但她发现自己从来没有见过陈国明这样愤怒的样子。
"冷静?我冷静了三年!"陈国明的声音在颤抖,"三年来,我为了维持你的AA制,累坏了身体,榨干了积蓄。而你呢?你安安稳稳地享受着你的两万退休金,从来不用担心钱不够花。这就是你的公平?"
这时,手术室的灯突然亮了起来,医生走了出来。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转移到了医生身上。
"手术很成功,母子平安。"医生疲惫但欣慰地宣布道。
听到这个消息,陈国明瞬间瘫软在椅子上,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但林素华的第一反应却是:"费用是多少?"
"总共三万二。"医生回答。
林素华松了一口气,比预估的要少一些。但当她转过头看向丈夫时,却发现陈国明正用一种她从未见过的眼神看着她。那眼神中有失望,有愤怒,还有一种深深的绝望。
"林素华,"陈国明缓缓站起身来,声音变得异常平静,"有些话,我憋了三年了。今天,我要全部说出来。"
"什么话?"林素华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
"关于我们的过去,关于你不知道的真相。"陈国明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你以为你现在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得来的吗?"
林素华呆住了,她不明白丈夫这话是什么意思。而陈国明看着她困惑的表情,眼中涌起一阵巨大的悲哀...
"林素华,你还记得1985年吗?"陈国明的声音在医院走廊里回荡,每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击着林素华的心。
"1985年?"林素华茫然地看着丈夫,"那年怎么了?"
"那年你刚考上师范学院,但是交不起学费。"陈国明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的回忆,"你还记得是谁帮了你吗?"
林素华的脸色开始变得苍白。1985年,那是她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她最困难的时候。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里的经济条件根本无法支撑她上大学的费用。
"那年,有个好心人给你寄了钱,让你能够顺利入学。"陈国明继续说道,"那个人,就是我。"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让林素华彻底呆住了。她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为了维持AA制而拼命工作的丈夫,竟然就是当年那个改变她命运的恩人。
"不可能..."林素华喃喃自语,"当年那个人说是不留名的好心人..."
"因为我要求邮局不要写寄件人姓名。"陈国明苦笑着说,"那时候我在钢铁厂上班,月工资200多块。为了给你凑学费,我半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每天就吃白米饭配咸菜。"
林素华的身体开始颤抖,往事如潮水般涌回她的记忆中。
1985年的夏天,她收到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但高昂的学费让整个家庭陷入了绝望。就在她准备放弃时,邮局送来了一笔汇款,正好够她的学费和第一年的生活费。
汇款单上写着"祝你学业有成",但没有寄件人的姓名和地址。当时的她以为是某个好心的亲戚朋友,四处打听却没有结果。后来,她带着这份感激之情完成了学业,成为了一名教师。
"为什么是我?"林素华声音颤抖地问道,"你为什么要帮一个陌生人?"
"因为你不是陌生人。"陈国明的眼中涌起泪水,"你是我高中同学林建华的妹妹。那时你哥哥和我是好朋友,他经常提起你,说你学习成绩好,将来一定能考上大学。"
"哥哥..."林素华想起了已经去世的哥哥,那个在她心中永远的英雄。
"你哥哥出事的时候,我正好在外地出差。"陈国明的声音变得哽咽,"等我赶回来,他已经走了。我没能见他最后一面,也没能帮上什么忙。当我知道他的妹妹考上大学却上不起时,我觉得这是我唯一能为他做的事情。"
林素华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她想起了哥哥生前经常提起的那个好朋友,一个诚实善良的工人。但她怎么也没想到,那个朋友就是现在的丈夫,而且还是改变她命运的恩人。
"你为什么不早说?"林素华哭着问道。
"说什么?说我曾经帮过你,所以你应该感激我?"陈国明摇摇头,"我不想让你觉得亏欠我什么。那时候我们相亲,我以为可以重新开始,可以建立一段平等的关系。"
"所以你同意了AA制?"
"是的,我想让你感到安全,不想让你觉得我有什么别的目的。"陈国明苦笑着说,"但我没想到,这个AA制会变成我的枷锁。"
林素华这才明白,为什么丈夫从来不抱怨,为什么他总是默默承受着经济压力。他不是真的认同AA制,而是不想让她知道真相后感到内疚。
"这三年来,我看着你享受着你的高收入,看着你坚持那些冷酷的原则,心里其实很痛苦。"陈国明继续说道,"但我告诉自己,这是我的选择,我应该承担后果。"
"那今天你为什么要说出来?"
"因为我不能再看着你这样冷漠下去了。"陈国明的声音变得坚定,"晓雯是个好孩子,她真心把你当妈妈。但你呢?你把她当成了负担,当成了额外的经济开支。"
林素华想起这三年来陈晓雯对自己的孝顺和关爱,想起她每次来家里时带的礼物和真诚的笑容,心中涌起一阵巨大的愧疚。
"我..."林素华想要解释什么,但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
这时,护士从产房里走出来:"可以进去看产妇和孩子了,但一次只能进去两个人。"
陈国明看了看妻子,"你去看看吧,毕竟她叫了你三年妈。"
林素华犹豫了一下,然后跟着护士走进了产房。
产房里,陈晓雯虚弱地躺在床上,怀里抱着刚出生的婴儿。看到林素华进来,她努力挤出一个微笑:"妈,您来了。"
"孩子怎么样?"林素华问道,声音有些颤抖。
"很健康,是个男孩。"陈晓雯温柔地看着怀中的婴儿,"您要抱抱您的孙子吗?"
听到"孙子"这个称呼,林素华的心狠狠地颤了一下。这三年来,她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奶奶,从来没有想过要承担这个角色的责任。
"我...我不太会抱孩子。"林素华有些局促地说道。
"没关系,您试试看。"陈晓雯坚持要把孩子递给她。
林素华小心翼翼地接过婴儿,那个小小的生命在她怀中安静地睡着,小手紧紧握成拳头。这一刻,她突然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感,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
"妈,谢谢您和爸爸。"陈晓雯虚弱地说道,"手术费我们会想办法还给您的。"
"说什么呢,这是应该的。"林素华听到自己这样说,连自己都感到惊讶。
"我知道这些年我给您添了不少麻烦,特别是经济方面。"陈晓雯有些愧疚地说,"我爸爸为了维持家里的开销,身体都累坏了。"
"你爸爸怎么了?"林素华急切地问道。
"您不知道吗?他最近经常头晕,有一次在保安值班时差点晕倒。"陈晓雯担心地说,"我劝他去医院检查,但他说没事,不想花钱。"
林素华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她这才意识到,为了维持AA制,丈夫承受着多大的压力,甚至不惜损害自己的健康。
从产房出来,林素华看到陈国明正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疲惫地闭着眼睛。阳光从窗户洒在他身上,她第一次注意到丈夫的头发已经全白了,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
"国明。"林素华轻声叫道。
陈国明睁开眼睛,看着妻子:"孩子怎么样?"
"很好,很健康。"林素华在他身边坐下,"国明,我们谈谈吧。"
"谈什么?"
"谈我们的婚姻,谈AA制,谈...我的自私。"林素华的声音很轻,但很真诚。
陈国明转过头看着她,等待着她继续说下去。
"我承认,这三年来我太自私了。"林素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只想着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财产,却忽略了你的感受,忽略了晓雯的感受。"
"你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陈国明问道。
"因为我的第一段婚姻失败了。"林素华苦涩地笑了笑,"我前夫是个赌徒,把我们的积蓄都输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离婚的时候,我发誓再也不会让任何人占我便宜。"
"所以你用AA制来保护自己。"
"是的,我以为这样就安全了。"林素华眼中涌起泪水,"但我没想到,这种保护方式会伤害到真正关心我的人。"
陈国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素华,我不怪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
"但是我怪我自己。"林素华握住丈夫的手,"我知道了真相,知道了你当年对我的帮助,知道了你这三年来的委屈求全。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不要这样说。"陈国明轻抚着妻子的手,"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没有要求你回报什么。"
"但是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你的付出而无动于衷。"林素华坚定地说,"从今天开始,我们不要AA制了。"
"什么?"陈国明有些惊讶。
"我说,我们不要AA制了。"林素华重复道,"我们是夫妻,应该共同承担,共同分享。你的收入和我的收入,都是我们家庭的收入。"
"你确定吗?"陈国明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我确定。"林素华点点头,"而且,我希望你不要再做夜班保安了。60多岁的人了,应该好好休息,好好享受生活。"
"那我们的开销..."
"我来承担。"林素华毫不犹豫地说,"我的退休金足够我们两个人生活得很好。"
陈国明看着妻子,眼中涌起感动的泪水。他没想到,在经历了这么多波折之后,他们的婚姻竟然可以重新开始。
"那晓雯的月子..."
"我来照顾。"林素华坚定地说,"她是我的女儿,这是我应该做的。"
"可是你不会照顾月子..."
"不会可以学。"林素华握紧丈夫的手,"我会请最好的月嫂,也会亲自学习如何照顾产妇和婴儿。我要弥补这三年来的亏欠。"
就在这时,李美娟匆匆赶到了医院。她听说陈晓雯生产了,特意来看望。
"素华,怎么样?母子平安吗?"李美娟关切地问道。
"都很好。"林素华擦了擦眼泪,"美娟,谢谢你来。"
"你怎么哭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李美娟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
"没事,就是...很感动。"林素华看了看身边的丈夫,"美娟,我决定了,以后不搞AA制了。"
"真的?"李美娟惊喜地问道,"你想通了?"
"是的,我想通了。"林素华点点头,"夫妻之间不应该算得那么清楚,应该相互扶持,相互包容。"
李美娟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这个决定对林素华来说有多么不容易。
接下来的一个月,林素华全身心地投入到照顾陈晓雯坐月子的工作中。她请了最专业的月嫂,自己也在一旁学习。从换尿布到冲奶粉,从产妇饮食到婴儿护理,她学得比谁都认真。
"妈,您太辛苦了。"陈晓雯看着忙碌的继母,心中充满了感激。
"不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林素华温柔地看着襁褓中的婴儿,"他是我的孙子,我当然要好好照顾。"
陈国明在一旁看着妻子的变化,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个家庭终于变成了真正的家庭,有了真正的温情。
一个月后,陈晓雯的身体完全恢复了,但她舍不得离开这个温暖的家。
"妈,我可以经常带宝宝回来吗?"陈晓雯问道。
"当然可以,这里永远是你的家。"林素华毫不犹豫地回答。
又过了几个月,林素华提出了一个建议:"国明,我们把晓雯他们接过来一起住吧。"
"真的吗?"陈国明有些惊讶。
"是的,大家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林素华认真地说,"而且我想多陪陪孙子。"
于是,这个重组的家庭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家庭。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林素华不再计较钱的问题,而是尽她所能地为这个家庭付出。她给陈晓雯买最好的营养品,给孙子买最安全的用品,给陈国明买最舒适的衣服。
"素华,你这样花钱,我心里过意不去。"有一次,陈国明忍不住说道。
"什么叫我的钱?"林素华笑着说,"这是我们的钱,我们家的钱。花在家人身上,值得。"
陈国明深深地看着妻子,心中满是感动。这个女人的变化之大,让他有时候觉得不敢相信。
"素华,你为什么会变化这么大?"
"因为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富有。"林素华抱着孙子,眼中满是温柔,"真正的富有不是银行里的数字,而是家人的笑声,是相互的关爱,是心灵的满足。"
"那你不后悔放弃AA制?"
"不后悔。"林素华坚定地摇头,"以前的我太愚蠢了,用冷漠的原则把温暖的亲情挡在了门外。现在我明白了,家庭不是生意,爱情不是交易。"
一年后,这个家庭发生了更多美好的变化。陈晓雯的小夫妻感情更加和睦,孩子健康活泼,陈国明的身体也在不用劳累工作后逐渐恢复。
最重要的是,林素华找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她不再是那个冷漠算计的女人,而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妻子、母亲和奶奶。
"妈妈,奶奶给我讲故事。"小孙子牙牙学语,第一次叫林素华奶奶。
听到这声"奶奶",林素华的眼中涌起了幸福的泪水。这比她所有的退休金加起来都珍贵。
"好,奶奶给你讲小红帽的故事。"林素华温柔地抱起孙子,心中满是感激。
感激命运让她遇到了陈国明,感激那个改变她观念的夜晚,感激自己最终选择了爱而不是钱。
有一天,李美娟来做客,看到这个家庭的温馨场面,忍不住感叹:"素华,你现在真的很幸福。"
"是的,我很幸福。"林素华笑着回答,"我终于明白了,最好的投资不是理财产品,而是对家人的爱。最大的收益不是利息,而是家人的笑容。"
"那你以前的那些原则呢?"
"那些原则保护了我的钱包,却差点毁掉了我的家庭。"林素华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我有了新的原则:用爱来经营家庭,用心来对待家人。"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陈晓雯给继母夹菜,陈国明逗着孙子,小家伙咯咯地笑着。这样的场面,比任何财富都珍贵。
"国明,"林素华握住丈夫的手,"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家。"
"应该是我谢谢你。"陈国明温柔地回应,"谢谢你最终选择了我们,选择了这个家。"
"我们都不要谢来谢去了。"陈晓雯笑着说,"一家人,最重要的是在一起。"
是的,一家人,最重要的是在一起。不分彼此,不计得失,用爱连接每一个人的心。
这个曾经被AA制割裂的家庭,最终在爱的力量下重新融合。林素华用她的改变证明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平等不是冷冰冰的经济分摊,而是温暖的心灵相通;真正的安全感不来自于保护自己的财产,而来自于家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撑。
金钱可以买来很多东西,但买不来真正的幸福。而幸福,往往就藏在那些我们容易忽略的日常温情中,藏在家人的笑容里,藏在相互的关爱中。
当我们学会放下算计,拥抱真情时,才会发现,原来最珍贵的财富一直就在身边,等待着我们去珍惜,去守护。